圓弧形的座位、360度無死角視線接觸,這樣的舞台,你站過嗎?
2017年、台北松菸首場【104 PEOPLE】系列講座,邀請多位運動好手和企業家「說他的故事」給社會新鮮人、運動員跟運動行銷相關背景或有興趣的朋友們聽!
聽聽Giver在面對低潮與失敗時,如何找到方向挺進! 而這當中,2016年去過里約奧運當志工的而立青年荃鈺也是受邀的講者之一,以體育大學學長跟菁英選手培訓師的身分受邀分享他的生命故事。我不是運動選手,但卻是一個骨子裡的體育人。

Be A Giver:一場以幫助為名的社會運動  其實可以先來看個預告影片XD

因為有許多朋友私訊要投影片的檔案資料!! 因此一併在此分享給各位,也分享當時思考投影片的思緒過程並做記錄。

20分鐘104短講影片連結請看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tFPm1lbJ6Jk 

Be A Giver 菁英選手培訓師 曾荃鈺【運動.失敗讓我堅強-說我的故事給你聽】投影片分享

所有投影片內容請見相簿: BeAGiver曾荃鈺-菁英選手培訓教練ppt  或是SlideShare

沒有人的投影片一開始就是知道要怎麼做,一定都是先從一片混亂開始XD。

這段時間,非常感謝很多人,感謝透過書籍、網站給予我很多協助的 簡報實驗室創辦人孫老師、上台的技術王永福教練,另外感謝TED表達力社群老師陳光鴻老師、昭如老師的愛心協助,在投影片順序跟美學安排上給予很多的建議,感念在心;另外還有競爭力教育中心的執行長李柏賢老師,謝謝您讓我看見自己的可能,並且鼓勵我用反思問句的方式統整思緒,讓演講更生動,感謝您。

關上電腦,從思考架構開始

這次短講,在投影片製作前我得知到的資訊是:20分鐘、講自己的故事、用學長的身分、分享跟運動有關的內容。
所以也確立了一些角色跟方向。因此在一開始我就是先用便利貼將自己的想法全部寫出來,一張便利貼紙寫一個點子,寫完後再分類。

由於整場演講的總題目是:運動.失敗讓我堅強。我找出三個關鍵字:"運動""失敗""堅強",因此我在一開始,其實是想要將20分鐘的內容,扣除自我介紹後,分成3部分,最後結尾整理。下面這張就是分類後的內容。(不要小看這張紙,每個字要寫下來,都是時間呀~~~這過程光是發想就花了我整整3天了......)

我分類後的內容分成3部分:(這段過程真的想超久~套用國小老師教過的起、承、轉、合,並且符合提目主旨,也運用心智圖發想收斂!)
1.運動:運動給我選擇的勇氣
2.失敗:失敗讓我更為專注
3.堅強:不斷累積造就堅強
然後每一段後面都用1-2個我的故事串連,豐富這個架構,同時我還思考,運動到失敗、失敗到堅強的中間,關鍵的要素是什麼,所以我寫下:

運動到失敗:運動員要學會打破自己的能力,將能力重組應用到職場上。這樣的失敗不算失敗,是為了創造新的可能。
失敗到堅強:有一種成功,叫做成功到失敗為止。就像是舉重選手,再一次一次的挑戰自己重量的極限,直到失敗,再也舉不動了!這時候的你將會是最堅強的,然後再次舉起不可能的重量。

最後結尾我想要用我的座右銘:生命總有可以更精彩的方式,你現在就可以開始。作為一個CALL Action得過程。(當時想到這些我真的超開心的,而且我也自覺賢接得很合邏輯也很棒棒!)
不過......這段時間參考了很多的書,像是上台的技術、簡報美學、think design等,當成自我檢核得過程,但我發現我自己的故事性竟然嚴重不足,而且邏輯就算是順暢,我自己卻不感動甚至覺的冗長

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呢?我整理一下發現,可能是我的立論點不聚焦(20分鐘應該只要講一個觀點就好),另外就是我的故事挑選不正確(生命中發生的事情這麼多,為什麼要選擇這個故事?這個故事能夠精準到讓我類推出我要說的觀點嗎?)

而再請教很多老師後(尤其是演練給光鴻老師、李柏賢老師後),我決定要重新修正,光鴻老師建議:演講要說的是觀眾想聽的,不是自己想說的。當我把焦點放在台下,我就不會緊張,會緊張表示我還太在乎自己;而李柏賢老師則是建議我,全部的投影片在編排上都改用問問題取代直接表明觀點,會更容易與聽眾互動。因為
問問題可以引發觀眾思考,同時可以限制觀眾在我想要傳達的框架中。

   

設計後我才發現,用問題貫穿,引發思考的做法有兩種,一種是真的想要觀眾回答,而且是他可以回答出的一致答案;另外一種就是問完後,自己馬上接著回答,不要讓觀眾思考太久,直接跳到我要問他的內容中。

舉例:像是第一個問題是:我為什麼選擇體育。我是這麼說的:採訪的時候,所有人都一定會問我:你可以選擇的領域這麼多,為什麼是體育?為什麼我要投入體育?為什麼我會遇到體育? 先跟大家說明一下,你們看看我~~我是一個沒有體育訓練的相關背景,沒有任何體育專才,沒有想過以後要用體育幹麻的體大學生,我其實很羨慕運動員。而當大家都問我:為什麼選,其實隱藏了一個訊息:那你選了以後怎麼辦? 沒有人教我,只是不斷問我。於是,我也不斷問我自已,我才發現……

這樣的問句模式,就把我個人心中的疑問,擴張成底下全體觀眾都會關心的問題。類推到他們的身上,去思考很多你現在的選擇,不是你為什麼選,而是選了之後你要怎麼辦。

然後我在每個問句後面,就提供一個我當時決定時的關鍵回應跟思考點,並且把它變成一句『金句』

 

這些句子雖然都是我本來就有的想法跟內容,但是在設計讓還是有些小技巧跟大家分享一下:
1.不要讓人一次看就看得懂:大白話的內容容易讓人輕視,甚至直接會有「我早就知道了」的反射性想法,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比較八股的勉勵話語很容易被人白眼的原因(例如:一失足成千古恨、勝不驕敗不餒等等),他們本身要傳達的內容很正確也很好,但是需要換句話說,才會讓人更有感覺,也顯得獨一無二。
2.句子排列對仗:動詞對動詞、名詞對名詞,並且把前因後果的邏輯放在句子中(例如:發生之後才需要回應、位置可以包含內跟外兩個起點)
3.把要傳達的關鍵字強調:改變顏色跟大小。

再來就是要有好的故事串連囉:好的故事非常非常非常的重要(所以講三次),於是我用了一個網路故事、一個互動提問案例、3個個人的數據例子當成故事。

  

找故事的方式可以在網路上搜尋關鍵字,或是詢問朋友老師,只要保持 清代史學家章學誠 還有 「說出影響力」作者謝文憲憲哥建議的:7分真實3分虛構的方式說故事,就可以既有數據、又有故事的張力囉!

破題如剪刀,結尾如棒槌(謝文憲)

如何收尾或是強調出一個特別的觀點,就會是這短短20分鐘的關鍵。
由於我個人並不是一個運動選手出身,排在體育的論壇中容易讓人第一印象覺得疑惑;但就像上面投影片內容說的,重要的不是發生什麼事情,而是我如何去回應;既然大家會對這件事情有疑惑,我如果可以有個好的回應方式說服所有人我可以站在這裏,會不會就是一個很棒的結尾呢?於是我把我自己跟體育人的觀點連結,想到一個有趣的結論...

 

我嘗試用這樣的觀點描述,並且擴大鼓勵大家,應該要用運動員看事情的角度,套用在日常生活的事件上,於是我說:我始終相信,運動員的特質、韌性是可以用在一般人身上的,改變的關鍵就是內在起點。 只要抓住原則,嘗試每件事情都用運動的方法來套套看,一切困難就會變簡單了!

為了要讓這個觀點更強烈,於是我跟柏賢老師討論後決定,要用運動員最常被提到,也是奧林匹克核心精神的6字箴言做為貫穿,那就是...

一個小技巧分享:如果想要給別人一個新的觀點,最好的方法就是,找一個舊的觀點(越八股越好),然後將它延伸或是改變。所謂的延伸跟改變,可以套用7R創新流程,改變使用的位置、或是改變應用的角度、操作的方法等都可以,就會有全新的效果。我後來將這個觀點延伸應用在運動員銜接到職場的能力上。我是這麼做得:

 

洪荒之力姐傅園慧在她生日前後在微信上分享說:競技體育很殘酷,不要以為運動員就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,每天不停的增強自己的力量和身板就能拿冠軍了。因為這樣的人早就已經被淘汰。只有最聰明,最兇狠,最能吃苦並且持之以恒的人才能走到體育界的頂端。其實運動員不是會跟職場脫節,而是他們沒有把自己的能力打碎重組。而在我看來,運動員有3個能力,剛好就是快、高、強,是職場老闆們也都很需要的能力:1.快速學習應變能力  2.高抗壓性與挫折復原力  3.強強聯手,多重任務角色合作能力

這是我的銜接方式,提供給各位參考。

有邏輯的投影片骨架,不要忘了感性的內容穿插

因為擔心講的內容,一來比較多(因為要挑戰一些既有觀念,時間又短),二來是比較沉重(關於就業競爭力、關於職場銜接、生涯規劃等),所以中間穿插一些真實感覺的故事,比較像是潤滑劑的效果,讓聽的人比較不會太累。(雖然設計時不知到效果如何,但是現場演講到這兩個部分時,有些人有自然情不自禁的鼓掌,其實自己也蠻開心的)

 

(第一段)運動深深的影響到我的價值觀,尤其是相信這件事情:你有想過,運動員為什麼這麼相信教練嗎?運動員會相信教練,不會懷疑教練,因為他們相信教練就是在幫我。就像是我的父母不會害我一樣。所有體育人就是很單純可愛,認為身邊的人都是在幫他。你有時候覺得選手很傻嗎?因為政府沒有幫什麼忙呀~~對吧! 但是關鍵就在這個價值觀:你要成功一定要覺得身邊的人都是在幫你的,我所有認識的有成績的運動員都是這個樣子。
(第二段)當你發現自己骨子裡的運動員精神時,你也會同時覺察自己的渺小,但又不能忽視。這是一種矛盾的力量。也是所有運動員全力以赴的關鍵。想像一下:如果一件事你全力以赴都可能做不到?那怎麼辦呢
你只有兩種選擇: 1.不要做了 2.更要全力以赴。這就是運動員的精神。我全力以赴都不一定能拿到金牌了,我還保留什麼。因為我那麼渺小,所以我更要去做。也許我們不能改變什麼,但我們可以選擇讓自已更強。我覺得,每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力量,這也是我終其一生會去推廣與實踐的力量。

有時候觀點得穿插,真的可以讓人感受到你是有感覺的人。最後我再用一句話總結:用奧林匹克信念改變自己的內在起點,全力以赴啟動自我的生命旅程,我是曾荃鈺,我是個骨子裡的體育人。謝謝大家。

學生回饋肯定,就是最好的報答

演講一結束回到家,很多照片跟現場朋友的訊息傳來,也有很多的陌生訊息傳來。其中有幾則訊息,是底下學員的回饋,真的很讓人感動...

  

能夠互動,一定是有一方先主動。在教學的過程上,能夠看到學員主動的回饋,自然就容易得到老師的注視,這是最直接的,也跟我們這次的主題一樣,BeAGiver,當一個付出者。
每個人一定都有我們可以付出的機會,只是看我們願不願意去做而已。

寫了很多投影片製作的真實過程跟內容分享給大家,當然這麼美麗的投影片都是修了再修,非常感謝簡報美學專家新竹的昭如老師,下一回就來介紹一下她;對於文章內容有疑問也歡迎可以跟我詢問唷!!直播影片大約一個月後後製完成,再來跟大家分享。謝謝104,也謝謝認真看完的你們!

曾荃鈺臉書粉絲團
曾荃鈺主播主持心智圖
#不是缺乏能力,而是缺乏打破自己的能力
#視野不侷限才能看得廣

 

雜誌報導:職人 跳潮 曾荃鈺 

arrow
arrow

    曾荃鈺生涯規劃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